大约一半的自闭症(以下简称ASD)儿童受小麦和牛奶的影响,理解这个问题,可以给很多ASD儿童带来利益,走向恢复正常的道路。今天是鼠年的最后一天,作为祝福,送给大家。
小麦和牛奶与ASD的关系。
据估计,90%以上的ASD儿童有饮食问题[1]。小麦中的谷蛋白和奶酪蛋白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引起ASD儿童大脑异常[2]。
从1980年代开始,挪威医生Dr.KarlReichelt开始研究ASD和其他精神疾病与肠道内肽(由小麦和牛奶产生)的关系。1986年,他发现精神分裂、ASD、ADHD、癫痫、抑郁症和哮喘的人排出了大量不同模式的肽,来自芝士蛋白无法忍受和面筋无法忍受的孩子。
这些研究值得我们重视。
为什么是小麦和牛奶?
小麦含有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,牛奶含有芝士蛋白,这两种是毒蛋白,如果体内没有消化酶,食物就不能忍受,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比其他不能忍受的食物大。为什么小麦和牛奶不是鸡蛋和西红柿?
(1)这些外咖啡肽容易上瘾。喜欢吃小麦,喜欢喝牛奶,值得警惕。
(2)Opioid-excestheory理论认为,摄取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在儿童体内分解为谷咖肽和β芝士肽两种神经毒性外咖肽,通过肠漏状态的肠道进入大脑,妨碍大脑的正常工作,引起行为和大脑发育异常[3]。
(3)ZioudrouC等(1979)发现该肽可通过血脑屏障,与大脑的咖啡结合[4]。
这两种蛋白质是小麦牛奶特有的,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很独特。
小麦和牛奶的作用机制和功效。
对ASD儿童来说,外咖肽会影响免疫系统,产生细胞因子,引起小脑和肠道的炎症和免疫反应,ASD儿童的小脑损伤和消化问题。
(1)谷蛋白和芝士蛋白产生的外咖啡肽进入大脑后,是否会影响边缘系统(limbicsystem)的咖啡受体,影响社交交流。还可导致痛感降低、自残行为、强迫性和重复性动作。
(2)大脑缺少肽酶,再加上肠道过多肽,会激活其他传递物质,特别是谷氨酸,足以说明ASD儿童吃小麦和牛奶后症状恶化的情况,也能说明焦虑、过度活跃、脾气暴躁、癫痫发作、瞳孔扩大的现象。
(3)芝士蛋白对ADHD、ADD、强制性或攻击性行为、不安等患者也非常普遍。
(4)Reichelt(1986)发现进行无面筋和芝士蛋白的饮食,可以减少尿中肽的含量,改善ASD的症状。
(5)无面筋/无芝士蛋白饮食(GF/CF)可改善ASD症状[5、3、6],效率可达51%[7]。
注:参考文献在文末的照片中,如果想继续读的话,请求我。
判断孩子是否有小麦和牛奶不耐用的问题。
根据Reichelt医生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实践和研究,谷蛋白和芝士蛋白不能忍受的话,会有以下症状
※便秘、便稀、腹胀、腹痛等消化问题。
※视问题、社交问题。
※不安,哭泣。
※脾气暴躁。
※重复性动作,强制性行为。
※过度活跃,动作多。
※腹部绞痛。
※睡眠问题。
※耳部感染。
※乳制品过敏。
※对小麦、牛奶上瘾。
比较一下,如果孩子有上述行为和现象,应该警惕孩子是否与小麦和牛奶无法忍受有关,必须调整饮食,彻底进行无面筋/无芝士蛋白饮食(GF/CF),严格禁忌。如果餐饮管理做得好,孩子有50%的机会恢复正常。
当然,ASD的原因非常复杂,不能只由小麦牛奶的一个因素决定。另外,由于重金属、电磁辐射、微量元素不平衡、肠道菌群紊乱、原始反射不整合等影响,不能期待孩子100%恢复正常。多考虑因素,使孩子更快恢复正常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立场,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